深圳都市圈:十个问题,十个答案

广东省政府发布了2023年12月20日的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据规划,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占地约16273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地区。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并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深圳都市圈以深圳市为中心,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土地面积约16273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密集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内部人员往来密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路网密度全国领先,要素高效流动格局基本形成。

深圳都市圈十问十答

问:深圳都市圈有多大?

:深圳都市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土地面积约 16273 平方公里,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河源市和汕尾市部分区域。

问:深圳都市圈有多少人?

答:2022 年,深圳都市圈范围内常住人口 3415 万人。

问:深圳都市圈现有经济水平如何?

:经济发展水平领先。深圳都市圈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密集区。2022 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约 4.9 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和广东省的 4.05%、37.96%,人均 GDP 达 14.3 万元,经济密度约 3 亿元/平方公里。

问:深圳都市圈发展目标是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锋典范、开放包容的世界窗口。

到 2030 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都市圈集约化发展格局基本建。深圳核心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东莞、惠州整体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依托交通要道、向外放射的发展轴带基本成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发展轴带为支撑,各城市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能级显著提。区域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创新动力活力明显增强,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深圳都市圈研发投入强度达 5%以上,都市圈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都市圈一体化联动更加有。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 93%,1 小时通勤圈总体形成。

——都市圈国际化开放水平明显提。国际交往和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与港澳务实合作深入推进,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国际化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水平显著提升,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基本建成,民生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政务服务跨城通办。

展望到 2035 年,深圳都市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完善,跨界区域城乡协同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现全面融合发展,建成具有中国气派、世界水平的创新型、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

问:深圳都市圈总体布局是什么?

:增强深圳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提升东莞、惠州副中心发展能级,高水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增长极,形成“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布局,实现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协同联动。

深圳主中心:促进都市核心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引领带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强化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以深圳为主阵地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海港、空港为枢纽,高铁、城轨、高速公路为骨架,高效衔接国际国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水平,对标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东莞副中心: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打造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四大战略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

惠州副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壮大石化、能源、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支柱产业,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清洁能源中心,推进大亚湾经开区、仲恺高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环大亚湾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等重大平台建设,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增长极:创新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合作范例,高水平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规划建设,完善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市功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和传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能级,努力把合作区打造为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

深莞穗发展轴:以深圳为核心,依托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广深铁路以及广深、莞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打造联通深莞穗的中部创新发展轴。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实施,加快深圳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燕罗先进制造业园区、九龙山先进制造业园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开放互通的区域创新体系。

深莞惠河发展轴:以深圳为龙头,依托赣深高铁、深惠城际、京九铁路、长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联通东莞、惠州、河源,构建东北部产业发展轴。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深莞惠科技产业走廊。加快深圳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国际生物谷、深圳国际食品谷、东莞银瓶合作创新区、东莞东部工业园、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深河产业园、深河科技园等开发建设,研究建设深河特别合作区。提升东江流域水资源供给保障水平,筑牢都市圈北部生态屏障。

深惠汕发展轴:加快建设深汕铁路、深圳外环高速支线、惠州稔平环岛高速公路,联通惠州、汕尾,打通深圳面向粤东沿海的交通通道,构建东部沿海发展轴。高水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积极推进重要城市节点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环大亚湾新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深圳(汕尾)产业园、汕尾高新区等重要产业节点建设。以大鹏湾、大亚湾、巽寮湾、双月湾、深汕湾、小漠湾、红海湾等优质山海资源为依托,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依托深中通道、深珠城际(伶仃洋通道)、深圳至南宁高铁,加强与中山、珠海、江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合作,打造跨江发展轴。联通“澳门―珠海”发展极点,加强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放合作。强化前海片区与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轨道重点项目?

答:

一、“三横五纵”铁路格局

三横:莞惠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塘厦至龙岗城际和中南虎城际,深大城际、深惠城际龙岗至前海段、深汕高铁和汕汕铁路。

五纵:穗莞深城际、深莞增城际、广深中轴城际(原常平至龙华城际)、深惠城际龙岗至惠州段、广深铁路。

二、城际铁路

加快穗莞深城际南延线、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广深中轴城际(原常平至龙华城际)、深莞增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深珠城际等前期研?,谋划推动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前海)、深圳东部地区与深圳第二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深莞惠三市跨市市域快线或市域(郊)铁路的规划研究。

三、高铁

东向积极推进深汕高铁建设,增强深圳核心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速联系。北向开展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前期研究。西向加快建设深圳至江门铁路,推动深珠城际高铁通道功能研究。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实验室?

答:依托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实验室,创建以高水平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集群。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深海科技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跨区域产业组团?

:河套―西丽湖―光明―松山湖创新产业组团;前海片区―滨海湾新区―翠亨新区临港临空经济组团;坂田―观澜―塘厦―凤岗―平湖电子信息产业组团;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潼湖―银瓶创新区装备制造产业组团;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坪山―龙岗―大鹏―惠城―博罗―龙门健康产业组团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深圳都市圈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国内领先,2022 年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约占全国的 8.7%、5.8%。初步建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滨海湾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问:深圳都市圈如何破解住房难题?

: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优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推动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机制。支持在东莞、惠州临深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推动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协同发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更多有关深圳都市圈内容,可点此查看《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本地网】,关注后回复【规划】获取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深圳都市圈十问十答等内容!
(0)
本地网整理本地网整理
上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下午12:11
下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下午12:11

相关推荐

  • Google 招聘官网入口

    探索 Google 职业机会!了解更多关于申请流程、多个职位申请、申请截止时间等信息。 我们建议您选择与您的技能和经验相符的职位,并在职位说明中查看申请截止时间。

    2024年5月26日
  • 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

    居住社保积分入户是指对持有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按照积分制要求进行积分,依照分值排序,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审批入户。

    2023年7月9日
  • 深圳福田夜校2024年上课时间地点和报名入口

    报名青梅夜校课程,免费提供20门花样夜校课程,为青年们充电赋能。报名预登记需填写准确信息,每人最多选2门课程,每门课程名额限30人,按报名顺序分配,并有候补名额替补退出者。报名成功后将发送短信通知。

    2024年3月12日
  • 如何联系ETC客服?

    广东粤通卡等ETC热线电话:广东省内用户可致电96533或4001196533,省外用户也可拨打4001196533。了解ETC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关注提醒标识牌和专用车道,禁止停车在ETC车道通行等。红灯或故障时,只要无障碍物,仍可正常使用。某些收费站采用ETC和人工服务模式,皆可使用。

    2024年4月10日
  • 深圳华夏家博会官网

    2024深圳华夏家博会夏季展将于5月17日-19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300+展商涵盖建材、家具、家电、装修、设计领域,为您提供一站式选择。格力将亮相展会,为您装出理想家。现场参与格力以旧换新,最高可补贴1500元。详情咨询现场格力工作人员。

    2024年5月15日
  • 香港60岁以上老人在深圳交通免费政策何时实施

    从香港60岁以上老人在深圳交通免费开始的内容可编写的元描述:了解香港老人在深圳享受免费交通的时间以及资格要求。深圳地铁和公交车的免费乘坐政策适用于60周岁及以上的香港居民,不限户籍。详细信息请参考深圳地铁官网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相关文章。

    2024年3月12日
  • 深圳市盐田区招聘2024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名

    深圳市盐田区根据相关规定,公开招聘2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对象包括2024年应届毕业生和符合港澳居民招聘管理办法的人员。招聘岗位详见招聘岗位表。获聘人员享受规定的薪酬待遇。报考条件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报考学历、专业和年龄需符合岗位要求。

    2024年5月1日
  • 深圳2023年首个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生效

    深圳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预计热带低压将在24小时内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48小时内影响深圳市。获取最新台风消息,请关注深圳本地网公众号。

    2023年7月17日
  • 2025深圳世界之窗闪光迎新季:活动时间、地点、门票及交通指南

    深圳世界之窗“闪光迎新季”火热开启!小王子主题IP联名、跨年狂欢夜、WOW迎新音乐会,精彩不容错过!12月9日-2月28日,赶紧购票体验吧!

    2024年12月22日
  • 2023年深圳港澳通行证商务签注办理指南

    申请人通过登录“深圳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公安”进行预约办理,具体办理指引见正文。

    2023年7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